聚氨酯(polyurethane,IUPAC縮寫PUR,一般縮寫PU)又稱聚胺基甲酸酯、聚胺甲酸酯,是指主鏈中含有胺基甲酸酯特徵單元的一類高分子。這種高分子材料既有橡膠的彈性,又有塑料的強度和優異的加工性能,在塑料、橡膠、泡沫、纖維、塗料、黏合劑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領域均有重大應用價值。
1937年奧托·拜耳及其同事在德國勒沃庫森的法本公司實驗室用液態異氰酸酯和液態聚醚或二醇聚酯生成了聚氨酯。在1941-1942年間,德國建成了10噸/月的試驗車間。起初,應用僅限於纖維和軟質泡沫,命名為英語:Igamid U,這種樹脂製成的纖維稱之為英語:Perlon U,但在1944年僅達到25t/月。直到1952年異氰酸酯才開始可以通過商業途徑購買到。1954年,美國孟山都與德國拜耳公司合資成立莫貝化工,在美國開始使用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和聚酯多元醇生產用於商業用途的軟質聚氨酯泡沫。這種泡沫(起初被發明者稱作仿製的瑞士奶酪)的發明歸功於把水加入到反應體系當中,這些物質也用來生產硬質泡沫,粘膠和彈性體。線性纖維是由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和1,4-丁二醇(BDO)反應生成的
回首頁